所当然。

也在情理之中。

对此许元胜早就有了安排。

“谭磊,把这封信派人送到青州府,交给张方平。”许元胜递过去一封信。

“是!”谭磊当即领命,派人去安排。

这对于青州府而言,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。

人肯定是越多越少。

但要哪些人,就要斟酌。

在许元胜的安排下。

有商户担保者,可吸纳北方商户进入青州府。

北方普通民众者,若户籍在案,可查可究,依村为单位也可以接收。

这个时候有没有北方提前安插的内应?

答案肯定是有的。

哪怕防御再是严密,总有能够混进来的。

既然如此。

若能进一步扩大商路以及和增加大批劳力相比,在严加甄别的前提下,即便混进来一些内应,又有何妨。

只要户贴制和里甲制外加上军屯制的防御部署。

想偷奸耍滑的难度,无疑会大大增加。

这是许元胜对于青州府的安排。

至于湖汉行省这边。

有接到湖汉行省中枢的地方官员负责接收北边的人,他们多数接收的都是富户和一些官员等。

……

此刻在江南行省的万树森,也接到了各方的消息。

“接收北方过境的一些人口,对于我南方还是大大有帮助的,即能收服民心,也能提升南方的力量。”

“不过,不能一概拒绝,也不能来多少要多少。”

“立一个标准吧。”

“每个行省最多接纳两百万人,如此才不影响南方原本势力的主导。”

“另外远胜提的方法还是可供参考的。”

“普通民众依村为单位,派人去北方查探户籍,如此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内应不被混进来。”

“富户和一些官员等,要有本地人进行担保。”

“所有的一切都要依家庭,依村为单位。”

“杜绝个人进入南方。”

万树森直言道。

“这个许元胜,还是颇为智慧的。”

“这个时候人口就是未来反攻北方的基础,北方愿意来,我南方自然接收

章节目录